光学源端偏振立体效应与精密遥感探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1-05-30
【字体:打印

图片2.png

  年度:2019年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北京普达迪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北方液晶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奖种:北京市技术发明奖

  等级: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晏 磊 张飞舟 陈 伟 林 沂 樊邦奎 周潘伟 孙晓兵 陈 涛 赵世湖 张书国 勾志阳 黄源浩 王晋年 孙山林 童庆禧

  项目简介:

  (1)发现光学源端偏振特性决定遥感观测效能的客观规律与方法。遥感观测大气衰减的本质是大气偏振效应,利用偏振手段扣除大气误差目前已可以降低一半以上的误差,尤其是大气偏振中性区域的偏振效应影响可降至 2-4%。项目获得地物偏振遥感的五大规律,形成地物偏振遥感物理理论;获得全天空偏振模式图规律及物理特性,形成大气偏振遥感物理理论;获得基于地球偏振矢量场的仿生偏振自主导航、先进空间探测与全球变化研究的偏振遥感新应用。

  (2)建立地球观测对象决定观测手段的技术跨越方法。利用偏振技术可以提高影像识别对比度 2-3 个数量级,建立的地学-光电参量转换及贯通的遥感成像载荷品质度量研发新机制,可突破地表参量与成像系统光电参量无关联技术瓶颈、解决从光电成像系统源头破解遥感成像误差难以等效度量的难题。建立了我国辐射-光谱-空间-时间 4 个分辨率监测能力的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场,建立影像 DN 值与传感器光电参量分解方程,建立的地学-光电参量转换方程及偏振技术可以引导仪器的改进。

  (3)实现光波-地球观测的锥体构像本质与处理模式变革。研究采用多种极坐标视差角空间仪器实验系统,探索直角坐标影像处理机制面对长距离或高重叠投影等易导致交会角偏小,方程易呈病态奇异性问题。空间信息直接采用极坐标系,使得地物信息的表达更为直接。高分辨率以矢径与微增量夹角表达更直接,从而降低由于三维直角分解原始参量而引发的计算源端误差。获授权发明专利 32 项(其中 10 项为此次评奖依据)、软件著作权 4 项,SCI 论文 110 余篇。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三局微信

中建铁投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铁投集团纪委监督举报  |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